close


看了一部非常感人的黏土動畫電影
本片獲法國昂錫國際動畫影展動畫長片獎
柏林國際電影節水晶熊獎及渥太華國際動畫電影節大獎
這部動畫電影充滿細膩而笨拙的封閉與悲傷~電影中很多對白令人省思…
馬克思在給瑪麗的信中這樣總結自己的人生:“每個人的人生就是一條漫長的人行道,有的整潔,而有的像我一樣,有裂縫、香蕉皮和煙頭,你的人行道像我一樣,但是沒有我這麼多的裂縫。”…
“我原諒你是因為你並非完人,而我也是……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缺點,它們也是我們的一部分,然而我們必須適應它們,況且我們能夠選擇自己的朋友,我很高興選擇了你……”











【簡介】 
  影片講鄉述了一個發生在兩位筆友之間的簡單卻非常感人的故事。8歲的瑪麗·丁克爾是一個居住在墨爾本市區的胖乎乎的有些抑鬱和孤獨的小姑娘;馬克斯·霍爾維茨是一個居住在亂糟糟的紐約的肥胖的,患有亞斯伯格症(自閉症的一種)的44歲猶太人。
  兩個人的通信跨越了兩個大洲,持續了20年。這份筆友之間的友誼隨著一封接著一封的書信,就這麼保留了下來。影片把觀眾帶入了一場關於友情、自我和對自我的剖析之旅,向人展示了兩個人的精神世界、訴說了人類的本源…… 

這是一部講述兩種人生、兩種生活的影。這兩個主角在生理上都有一點障礙,艾略特用黏土為我們描繪了兩幅肖像作品。
影片中充滿了不期而遇的感動、笑料以及迫使我們思考的情節。《瑪麗和馬克思》這屆聖丹斯電影節的開幕影片,也是第一部動畫題材的開幕片。









《瑪麗和馬克思》是一部黏土動畫片,人物造型說不上好看,甚至有些笨拙,而旁白的聲音,書信之中瑪麗和馬克思的聲音,卻非常的動人。
看著看著,你會忘記或者忽略這是動畫片,你會被故意不合比例的人物迷惑,為他們的悲傷而悲傷。
或者正如馬克思被瑪麗打開的回憶之門:猶太男孩馬克思,被惡鳥攻擊,被惡童欺負,他只有一個想像出來的朋友……
1976年以前,他的人生幾乎是失敗的,而之後他幾乎獲得了新生。1976年,馬克思收到瑪麗的來信,由開始的驚恐而變得充實。
他覆信時的配樂,不僅精確地模擬了打字的節奏,而且幽默地模擬了內心的激越,然而後者從臉上是看不出來的。
馬克思其實仍舊痛苦,儘管他並不直說。他捂著臉站在牆角的時候,看醫生的時候,大口大口地吞吃巧克力熱狗的時候,
在街頭戴著頭盔把耳朵鼻孔塞住的時候,已經說明了一切。他渴望去月球生活,因為只有那裡才是安靜的。






每個人的人生就是一條很長的人行道,有的很整潔,而有的像我的一樣,有裂縫、香蕉皮和煙頭,你的人行道跟我差不多,但是沒有我的這麼多裂縫。
上帝給我們不完美的現實,但感謝上帝我們還能選擇自己的朋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OW 的頭像
    BOW

    Discovery

    BO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